美国南部连遭强飓风袭击。
7月25日,一级飓风“汉娜”以145公里/小时的风速登陆德克萨斯州,当地32个县进入灾难紧急状态。
飓风“汉娜”袭击美国
8月24日,飓风“马克”以64公里/小时的风速登陆密西西比河河口,只过了三天,四级飓风“劳拉”在8月27日以240公里/小时的风速登陆路易斯安那州。
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同时迎接两个飓风
“劳拉”是今年以来袭击美国的最强飓风,而“马克”和“劳拉”几乎在同一时间生成,又在三天内连续袭击墨西哥湾沿岸,堪称60年来首次。
美国民众或疏散,或在家做好抵御措施
为了抵御“劳拉”的袭击,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在沿海地区疏散了150多万人口,除了四级飓风带来的狂风暴雨,人们最担心的还是恐怖的风暴潮。
“劳拉”登陆前夕,路易斯安那州的风暴潮逐渐增大
风暴潮看起来有点像海啸
在“劳拉”登陆点路易斯安那州卡梅伦附近海岸,测得最高风暴潮水位超过2.7米,导致周边州县损失惨重。
美国媒体演示2.7米高(9英尺)的风暴潮水位效果
海岸边,不少建筑被狂风和风暴潮推倒,靠近海岸的更是直接被夷为平地。
“劳拉”飓风的风暴潮到来之前
风暴潮带上来的海水没过海岸,建筑物迅速被上涨的海水淹没,地势较低的地方,已经完全没于水下。
“劳拉”飓风的风暴潮到来之后
路易斯安那州的供水系统也遭到破坏,22万居民面临用水困难;该州和德克萨斯州电力系统也被破坏,至少100万户家庭临时停电。
潮水正不断冲到市区中
在路易斯安那州受灾最重的南部沿海地区,至少已有6人死亡,包括一名14岁的女孩和一名68岁的男子。
“劳拉”造成的破坏
为了避免飓风和风暴潮带来的损失,墨西哥湾临时关闭了超过84%的石油产能和近61%的天然气产能。
“劳拉”造成的破坏
美国人严防死守,只因风暴潮确实恐怖。
就表现形式而言,风暴潮其实跟海啸很像,都是在沿海地区掀起巨大水墙造成严重破坏。
海啸由地质灾害引起
不过,海啸通常由地震、海底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引发,是海底到表层海水的整体运动,波长(两个浪之间的距离)通常有几百公里,传播速度可达700-900公里/小时。
海啸达到海岸会形成巨大破坏
风暴潮则是由飓风、台风等气旋引起的海水表层变化,发生频率远高于海啸,威力取决于气旋风力。
风暴潮由气旋的风引起
风暴潮源于风掀起的海浪,由于气旋单方向吹拂时间很长,风速很大,导致掀起海浪顶部和底部高度差不断拉大,海浪变大之后,波长通常在1公里以内。
风暴潮威力取决于风力
这些海浪的周期(两个浪相隔的时间)一般在10秒以上,根据线性波理论,海浪传播速度是周期的1.56倍,也就是说,周期10秒的海浪,传播速度就有56公里/小时,而周期更长的海浪,传播速度就更快。
因此,风暴潮的推进速度虽然比不上海啸,但有时候其实比飓风更快。
2005年风暴潮曾淹没新奥尔良
和海啸一样,一旦风暴潮进入大陆架,由于水深急剧变浅,波高骤增,且随着两波海浪之间的顶部不断靠近,最终就会看到不断长高的水墙拍到海岸上,海岸水位迅速上涨。
海岸坡度浅,风暴潮就很大
事实上,海岸浅水区地形对风暴潮强弱影响很大,海岸坡度越浅,风暴潮就越强大。
同在墨西哥湾,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坡度很浅,遇到4级飓风后,风暴潮高度可能有6米,而佛罗里达州的海岸较陡,遇到相同等级的飓风,风暴潮高度可能只有2.4米-2.7米。
海岸坡度陡,风暴潮就小
哪怕只有2米多高,风暴潮的破坏力也相当惊人,每立方米海水重量超过1吨,风暴潮带来的频繁海浪冲击,会对海滩、码头、船只、沿海公路、沿海建筑等设施造成致命破坏。
风暴潮带来的破坏
2005年8月,“卡特里娜”飓风在墨西哥湾徘徊,首次登陆后回到海面上继续升级到三级飓风,直径横跨墨西哥湾,二次登陆路易斯安那州时,风速最高达193公里/小时。
在密西西比河海岸部分地区,录得了比正常潮水位高出7.6-8.5米的风暴潮,而在新奥尔良的风暴潮高度也超过了约5.8米。
“卡特里娜”飓风的风暴潮
为了防止海水倒灌,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此前在新奥尔良沿岸构筑了一道长约560公里的防洪堤,然而5.8米高的风暴潮不但直接越过了堤坝,强大冲击还导致了超过50个决口。
一夜之间,新奥尔良80%地区淹在水下,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,部分地区出现抢劫,劫匪公然和警方枪战。
“卡特里娜”飓风的风暴潮威力
有统计显示,“卡特里娜”飓风和随之而来的风暴潮,造成美国40万人流离失所,1200人死亡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死者是被风暴潮淹死。
灾后的新奥尔良
风暴潮造成危害会持续很久
除了直接破坏,风暴潮还会持续困扰受灾地区。
通常,风暴潮会将海水推向内陆数十公里,最让人头疼的,就是风暴潮携带的盐分。
美国环保专家史蒂芬·阿普菲尔鲍姆表示,盐会与铁、钢、锌、混凝土、电线绝缘层等发生反应并改变其组成,而这些物质几乎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。
2012年,纽约地铁进水
2012年,飓风“桑迪”带来的风暴潮袭击了纽约部分街区,一些隧道甚至地铁都因为风暴潮而进水,海水排空之后,盐分却会留下。用淡水冲洗残留盐分,通常需要花费数周,这又让盐分有更多时间腐蚀建筑和各类设施,这种长期损害难以解决。
积水容易排出,盐分难以清理
风暴潮带来的海水,还会导致沿海地区植被无法生存。
2019年,美国一项研究发现,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保护区,由于受到风暴潮带来的土地盐分增高,幼年松树已无法在沿海区域生存。
而当那些耐盐的老树在风暴潮中淹死或被飓风吹倒,森林就会无法再生复原,导致森林退化。
美国关于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对沿海森林影响的研究文章
整个弗吉尼亚州,起码有五分之一的森林面对这样的问题。
中国同样深受风暴潮影响
有气旋的地方就有风暴潮,因此风暴潮其实是一个全球性问题。
中国深受热带气旋(台风、热带风暴)和温带气旋(寒潮)影响,自然无法避免风暴潮的危害。
2019年,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风暴潮预警
在我国,热带气旋风暴潮多发于长江口以南的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和广西沿海;温带气旋风暴潮主要出现长江口以北的江苏、山东、河北、天津和辽宁沿海,尤以渤海湾、莱州湾沿岸最多。
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统计,仅在20世纪,我国沿海地区就发生过4次淹死万人以上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,分别为1905年、1922年、1937年和1939年。
2001年,“飞燕”台风风暴潮袭击福建沿海 图片来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
另外,1980年第7号强台风,还引起过高达5.94米的特高风暴潮,称之为8007台风风暴潮。
2006年,超强台风“桑美”登陆时,恰逢天文大潮期,造成浙江、福建沿海的特大风暴潮。
当时,浙江温州鳌江最大潮水位3.76米,超过警戒潮位0.48米;浙江温州瑞安最大潮水位2.42米,超过警戒潮位0.74米……
尽管浙闽两省做了充分准备,及时安排人员转移、船只回港避风等,但面对特大风暴潮和超强台风影响,两省依然蒙受了惨重的人员财产损失。
全球变暖增加风暴潮数量和威力
令人担忧的是,风暴潮近年来正变得越来越频繁,威力也越来越大。
今年5月,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预计,今年大西洋的飓风季节将比正常季节更忙。
美国飓风的破坏力
在6月1日飓风季正式来临前,美国就命名了三场大西洋飓风,通常情况下,到8月初只有2场命名的飓风形成,但是今年同期有足足9场。
各种统计数据,都表明今年美国遭遇的飓风数量更多、强度更强、时间更长,随之而来的风暴潮破坏力十分惊人。
这种变化,还是要归咎于全球气温变化。
NASA科学家亚伦·皮纳表示,飓风发展依赖大西洋海面温度,表层水温至少要保持26℃以上才能形成飓风。
而在2020年夏季,北半球许多地区出现创纪录高温,海水持续升温,飓风季开始前,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水表层温度已高于往年平均水平,这让飓风更容易生成,且能量变得更强。
随着人类持续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,地球保留了更多的热量并持续变暖,这些热量都会在飓风形成时转化为推动飓风和风暴潮的能量。
有研究指出,未来80年里,全球超过60%的沿海地区,将面对更多风暴潮等极端气候,其中美国东北部、西北欧、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将成为重灾区。
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气象学家乔尔·克莱恩表示,躲避飓风造成风暴潮的唯一方法,唯有撤离海岸线或河口附近地区。
而在美国,至少40%人口居住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,他们将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见证者和受害者。